各位网友好,小编关注的话题,就是关于银行降薪转行成趋势的问题,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银行降薪转行成趋势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。
是。
界面新闻统计了主要上市银行财报数据后,发现银行普遍存在净利润同比下滑,部分银行员工工资缩减的情况。
六大银行数据:
1、交通银行:-6.32%
2、中国建设银行:-6.11%
3、中国银行:-4.935
4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:-4.57%
5、中国农业银行:-3.07%
6、中国工商银行:-0.45%
降幅不明显,但数据明确地告诉我们,银行已经降薪了。
股份制银行中,平安银行人均收入依旧领先,为30.06万元,但工资降幅为10.31%,排名第一。华夏银行上半年人均收入最低,为17.44万元,降幅第二,为7.80%。
当然,在降薪潮中,也有例外,如中信银行人均收入增幅为13.83%。
作为我们普通人,银行员工降薪实际上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,甚少能感觉出来。
银行普遍降薪是一个复杂的现象,不能简单地用“是”或“不是”来回答。
从一些媒体的报道和银行公告来看,一些银行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,包括调整薪酬结构、降低奖金等。这些措施可能会影响到员工的薪资水平。
但是,是否会出现普遍降薪的情况,还需要观察和分析。一方面,银行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,需要面对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,经营压力可能会增加。另一方面,银行的薪酬制度通常是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的,如果银行的经营业绩下降,薪酬水平也可能会相应下降。
然而,目前来看,一些银行并没有普遍降薪的计划安排。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当前的形势只是暂时的,未来经济会逐渐恢复,而且银行也需要稳定员工队伍,保持员工的士气和忠诚度。
因此,是否会出现银行普遍降薪的情况,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。不同银行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,这取决于他们的经营策略和市场环境等因素。
最近,网上开始传闻银行降薪20%-30%,曾经一度以来,银行业是众人眼中的金饭碗,工作稳收入高待遇好,据各家银行公布的年报季报等资料看,人均收入都在二十来万之上。但是,随着金融业务改革进一步推进深化,金融业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银行开设多如米铺的现象已不是耳闻,网点林立,遍地开花。以小家所处的地级市三四线城市来讲,就有十五六家银行,不仅本地银行参与业务竞争,外地银行也紧随其后,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。而且现在一些单位业务资源优势,看着银行竞争之势,为了不将业务拴在一家银行里,或是转移管理成本,将代理权引入招标机制,看谁家银行出价高,与谁的关系好就与之合作,银行真的成了“弱势群体”。
再者为了获得业务承办权,扩大业务份额,银行各级层层加码,在任务上加压,一级压一级,对于身负经营管理责任的人特别是基层员工不堪重负,每个人基本上都身背存款、理财、银行卡、账户、保险、基金、黄金、手机银行、贷款、ETC,等等,各种各样的产品营销拓展任务,工资绩效与业绩挂钩,不仅人人有任务,全家还要来帮忙;而且还要想着规范化管理服务,想着如何避险不违规,等等。每天早上上班要开晨会,通报昨天业务发展情况,存在不足,今天聚焦重点,每周固定时间学习、培训、竞赛,等等,可谓是全能型员工全天候干部,基本上每天都要加班延班。时间算起来,单位劳动付出所得对比起来,况且现在基层银行的工资到手也就三四千元,也真的不是很高了,很难与公务员等相比,更遑论小时单位收入比了。虽然网传的银行收入有比一些行业的高,那是有包含各种缴交的各种费用,再者有被平均的成分在其中。近几年逃离银行的队伍也在增加,银行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的流动性是非常高的,据2019年相关银行数据显示,无论国有行还是股份行上半年均出现减员情况,其中13家银行上半年减员合计就达到4.24万人,六家国有大行减员人数居前,合计达到3.49万人。
再者,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一家企业,上市公司,是一个经济实体,要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经营,在核定的经营许可范围内办理业务,规范经营,在完成各项核定指标、经营生产任务、上交利润计划的前提下,应该给与一定的业务经营权、资源分配权、员工管理权等,制定与市场相适应的经营机制、考核机制和绩效分配机制等,否则,机制不对等,待遇无法比,那国有商业银行的人才就会大量流失,无法与股份制银行竞争,更无法与国际上的大型银行相比,也就难以建设成为具有一流竞争力的现代国际商业银行了。
商业银行要建设成为具有一流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,就必须按照市场化、商业化要求来经营,平等参与市场竞争,自主经营决策,只要经营合法合规,管理正常有序,资源配置合理,就应该积极保护,而不能用传统的计划思维来束缚银行的发展。经营得好,整体效益好,就应该加薪,反之,则应该降薪,用市场行为来激励约束。
到此,大家对银行降薪转行成趋势的解答时否满意,希望银行降薪转行成趋势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,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。